孝善感恩文化源于有着中国第五大民间传说故事之一的“桩巴龙传说”,在湖南、江西、湖北、黑龙江等十多省份都有流传。其中,石门桩巴龙传说更原始,更典型,产生的年代更久远,流传面更广泛。桩巴龙成了孝子的典型,它的母亲成了人民的保护神,每当清明总有外地人到墓地祭奠、挂扫,到墓葬区后甚至有一步一跪拜的。
澧水水系是石门县最重要水系,澧水生兰,澧水如兰。石门本地兰文化出自于《楚辞·九歌·湘夫人》:“沅有芷兮澧有兰。
石门除汉族外,土家族占全县人口的50.9%,其他还有白、回、苗、佤、蒙古、维吾尔等15个少数民族,占全县人口0.13%。石门世为少数民族聚居区,特别是土家族聚居区。清乾隆前,与全国各民族地区一样,厉行土司制度,“不张官,不设吏,以土官治土人”。
石门县素有“中国名茶之乡”,“茶禅之乡”,“中国柑橘之乡”称号。茶橘文化是本地文化的最重要组成,而楚天陵园将茶橘文化与园区美景完美融合。